在三国时期,有两个“字为孔明”的人。其中一个就是名传千古的诸葛孔明,但另一个孔明也不是泛泛之辈。这位孔明姓胡名昭,字孔明(胡孔明)。胡孔明为颍川人(治今河南禹州),是一位隐士。他也是著名的书法家,与钟繇齐名,并称“钟胡”,有“钟氏小巧,胡氏豪放”之说。胡孔明生于161年,比诸葛亮年长二十岁。
之前,袁绍想请胡昭出山,胡昭推辞了,并且躲藏了起来(“胡昭始避地冀州,亦辞袁绍之命,遁还乡里”)。后来,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为司空、丞相,也多次请他入仕做官,但胡昭也婉言谢绝了(《三国志》:太祖为司空丞相,频加礼辟。昭往应命,既至,自陈一介野生,无军国之用,归诚求去。太祖曰:“人各有志,出处异趣,勉卒雅尚,义不相屈。”)。胡孔明面子不小,能得到袁绍、曹操两位当世枭雄的盛情相邀。
胡孔明是否与诸葛孔明无任何联系呢?其实不然,因为他救过一个人。魏晋时期学者、史学家皇甫谧在《高士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初,晋宣帝为布衣时,与昭有旧。同郡周生等谋害帝,昭闻而步陟险,邀生于崤、渑之间,止生,生不肯。昭泣与结诚,生感其义,乃止。昭因与斫枣树共盟而别。昭虽有阴德於帝,口终不言,人莫知之。
这个晋宣帝不是别人,正是司马懿。如果胡孔明没有救司马懿,或许诸葛亮也不会病死五丈原,历史走向可能也会改变。
正始年间(公元240年-公元248年),骠骑将军赵俨、尚书黄休、郭彝、散骑常侍荀觊、钟毓、太仆庾嶷、弘农太守何桢等人相继荐举胡昭说:“天真高絜,老而弥笃。玄虚静素,有夷、皓之节。宜蒙徵命,以励风俗。”到了嘉平二年(公元250年),魏国皇帝曹髦(大概为司马家族之意)又一次公车特召胡孔明入仕为官,但是这一年,八十九岁的胡昭驾鹤西去了。
名家点评胡孔明
晋·傅玄:胡徵君怡怡无不爱也,虽仆隶,必加礼焉。外同乎俗,内秉纯絜,心非其好,王公不能屈,年八十而不倦於书籍者,吾於胡徵君见之矣。
晋·赵俨、黄休、郭彝、荀顗、钟毓、庾嶷、何桢等:“天真高絜,老而弥笃。玄虚静素,有夷、皓之节。”
晋·陈寿:胡昭阖门守静,不营当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