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说《孤芳不自赏》(2):楚北捷其人:在流芳百世和遗臭万年之间游走

晋朝历史 6个月前

或卧对亲僚曰:“为尔寂寂,将为文景所笑。”众莫敢对。既而抚枕起曰:“既不能流芳后世,不足复遗臭万载邪!”——《晋书·桓温传》

译文:

(桓温)曾躺在床上对亲信道:“如果一直这么默默无闻,将来死后定会被文景(晋景帝司马师、晋文帝司马昭)所笑话。”众人不敢回答。桓温随即坐起说:“一个人若不能流芳百世,那就应该遗臭万年。”

架空历史的好处在于可以天马行空,还原历史的好处可以找茬。

《孤芳不自赏》第一集的蒲坂城大战中,“战神”楚北捷一副又帅又年轻的吸睛造型闪亮出场。但是,真正历史上,楚北捷的原型桓温在第三次北伐的时候,已经五十七岁了。

钟汉良岁数不小,但相比桓温还是太年轻了。至于爱情故事,如果剧中人物白娉婷岁数保持不变,那差不多就是老克勒和小萝莉的祖孙恋了。

桓温当然也年轻过,而且有着辉煌得耀眼的青葱岁月。

桓温15岁的时候,老爸死于一次叛乱,叛乱平定以后,桓温誓报父仇,盯上了杀父仇人之一的县处级干部江播。

三年之后,江播去世,江播的三个儿子听到了桓温要来复仇的风声,在灵堂里暗藏了武器,以备不测。

桓温假扮前来吊丧的客人,突然暴起,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杀掉了江播的儿子江彪,江播的另两个儿子没有迎战的勇气,落荒而逃。

桓温衔尾追击,一一格毙,父债子还。

少年一怒,血溅五步。18岁,桓温以一种血气和决绝正式开启人生大幕。

桓温虽然打过很多仗,但个人的武艺肯定没有电视剧里那么装逼。

桓温一生中最为津津乐道、荣辱系于一生的当属四大战役。

一次西征,轻兵突进,一举灭亡割据四川的成汉政权,将脱离中央四十多年的四川收归版图。那年,桓温35岁。

第一次北伐,四万大军进军关中,打得前秦节节败退,打得前秦皇帝吐血、丞相病死、太子战死,一直打到灞上,距离长安仅一步之遥。桓温军的攻势,逼得前秦坚壁清野,桓温军粮草不继,含恨撤退,在撤退途中损兵折将。那年,桓温42岁。

第二次北伐,桓温矛头直指“小孙策”姚襄,收复故都洛阳。那年,桓温44岁。

第三次北伐,桓温伐前燕,一直打到枋头,也就是电视剧里的蒲坂城,距离前燕首都只有一百公里左右的样子。和第一次北伐一样,桓温军受困于粮草,撤退途中被慕容垂(小敬安王何侠)伏击大败。那年,桓温57岁。

收复失地不是玩嘴炮,要实实在在地去做,哪怕失败,至少也努力过。

从这一点上来说,桓温值得尊敬,但离着流芳百世还是差了不少。

年纪轻轻,声名鹊起,后来娶了公主做老婆,33岁当上省部级干部,35岁平定四川之后,更是坐拥东晋三分之二的国土,麾下西府军、乞活军能征善战。

如此威势,桓温就没有更进一步的想法?这个还真有。

桓温有两个偶像,一个是晋王朝的老祖宗司马懿,一个是困守孤城抵抗异族的刘琨。

真实历史中,桓温曾经也得到一个婢女,不过不是白聘婷。

这个婢女曾经做过刘琨的家伎,她见到桓温就说了一句:“您长得很像刘琨。”一句话,让桓温打了鸡血。

但是婢女接下来就是一盆冷水,把桓温浇了个透心凉。婢女的话是这么说的,脸盘很像,就是薄了点;眼睛很像,就是小了点;胡须很像,就是红了点;身材很像,就是矮了点;声音也很像,就是雌了点。”

桓温大失所望,好几天提不起精神。

桓温在历史上是被打上“权臣”、“野心家”、“枭雄”这样的标签的,房玄龄在监修《晋书》时,将桓温与反臣王敦并列一传,这个和电视剧里的楚北捷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在枋头之战后第三年,桓温带兵入京,废掉了才能平平、唯唯诺诺的皇帝司马奕,拥立会稽王司马昱接任,是为简文帝。

这在晋朝历史上,无论是西晋还是东晋,都是破天荒第一遭。

事实上,桓温也很紧张。

他在征求皇太后褚蒜子意见的时候,原本一个走程序的事情,他自己倒是压力山大,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桓温实在没有夺权篡位的心理素质。

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当简文帝司马昱病重的时候,先后四次发出诏书,让一直不在京城的桓温回来交待后事,可是桓温却疑神疑鬼,担心这是一个陷阱,从而错过了篡夺政权、改朝换代的天赐良机。

要想遗臭万年也不是这么容易的。

台湾著名作家柏杨曾经这样评价桓温,“他最大的缺点是在需要作最后决定时,却丧失孤注一掷的胆量。”

桓温的四次战事,北伐两次先胜后败,还有一次是小胜,唯一的一次大胜——灭蜀之战根本就是错进错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