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骑校尉汝南伍孚忿卓凶毒,志手刃之,乃朝服怀佩刀以见卓。孚语毕辞去,卓起送至阁,以手抚其背,孚因出刀刺之,不中。《后汉书·董卓传》
译文:
越骑校尉汝南伍孚气不过董卓凶残狠毒,决心亲手刺杀他,于是,他身穿朝服内怀利刃去晋见董卓。伍孚说完话,向董卓告辞,董卓起身送他到阁门口,用手抚摸着他的背。伍孚趁机抽出利刃向董卓刺去,没有刺中。
一
把手搭在人家背上,是一种表示亲密的举动。
可是,当一个胖子把前来拜访的客人送出门,很随意地把手搭在客人的背上时,客人突然从怀里抽出匕首,照着胖子的肚子就捅……
这个胖子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董卓董胖子。
这个客人是个蓄谋已久的刺客,名叫伍孚。
二
三国时期的历史,是一段很容易被人误会的历史。
罪魁祸首就是《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坏就坏在基本脉络是史实,主要事件也是史实,但很多细节都是艺术加工,好比在十句话中说了八九句真话,夹杂了一两句假话,把《三国演义》当历史的大有人在。
事实上,没有温酒斩华雄,没有三英战吕布,没有……
不过,董卓进京,这个可以有。
三
董卓带着几千军队来到纷乱的帝都,这个聪明灵活的胖子一番闪转腾挪,居然成了帝都说一不二的人物。
废立皇帝,出任武装部队总司令(太尉),一手把持朝政之后,就开始杀人——抢钱——杀人——抢钱。
据史书记载,董卓死的时候,他建造的专门用来堆积财物的城堡里,藏有金子两三万斤,银子八九万斤,珍奇玩物堆积如山。
董卓倒行逆施,反抗的浪潮也此起彼伏。
越骑校尉伍孚就是其中的一个。
四
或许是伍孚前来拜访,说的话很中听,或许纯粹是董卓收买人心,武装部队总司令居然亲自送一个下级军官出门。
不但亲自送客,还很亲切地把手搭在伍孚的背上。
伍孚这个时候应该是很高兴的,怀中的匕首,就在和自己身体亲密接触的显眼的肚子。
天赐良机啊!
伍孚拔出匕首,照着胖子的肚子就捅下去……
可是,居然,竟然,这个胖子灵活地扭腰躲闪,四周的卫士把伍孚包围了。
董卓大骂:“你想造反呀?”
伍孚一边抵挡砍向自己的刀剑,一边大声说:“我恨不得把你这个奸贼在碎尸万段……”
话还没说完,伍孚就被乱刀砍死了。
一次失败的刺杀,刺客很业余。
五
在陈寿的《三国志》和范晔的《后汉书》里,伍孚出现得十分突然,一出场就刺杀董卓,刺杀失败就死了。
为什么要强调范晔的《后汉书》呢?很简单,因为历史上还有另一本《后汉书》,作者是谢承,共有143卷。
在谢承写的《后汉书》里,记载了伍孚之前的一些事迹。
说是伍孚还是一个小公务员的时候,顶头上司犯事了。大领导让伍孚去传话,叫有关部门把伍孚的顶头上司抓起来。
伍孚拒绝跑腿传话,说“君虽不君,臣不可不臣”,我毕竟是他的属下,这样不好,您还是另外派人跑一趟吧。
很简单的事情,无非是说伍孚是一个忠义之人。
可能这样的人并不适合刺杀的工作。
六
董卓刚进京不久,有个很信任的人,城门校尉伍琼,这个伍琼明里帮着董卓,暗地里为袁绍考虑。
董卓人生地不熟,就让伍琼帮忙推荐一些人,出任外地州郡的长官。
伍琼推荐的韩馥、刘岱、张邈等人到了地方上,都反过来举起讨伐董卓的大旗。
董卓认为,伍琼是一个吃里扒外的卧底,一生气,把伍琼宰了。
七
问题来了。
伍孚,字德瑜,汝南人。
伍琼,字德瑜,汝南人。
两个人同姓,同籍贯,连字也一样,会不会是同一个人呢?
三国研究专家裴松之说,很可能!
但是,两个人的死法明显不一样啊?
真相已经不知道了。
八
卧底和刺客,命运一般都好不到哪里去。
不过,相比当卧底要承受持续的心理负担,还有人格分裂的危险,还是做刺客来得简单一些、爽利一些。
可是,这么好的机会,这一刀怎么就没捅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