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系列:刺杀挡不住统一的脚步

汉朝历史 6个月前

蜀人大惧,使刺客刺歙,未殊,驰召盖延……投笔抽刃而绝。——《后汉书·来歙传》彭所营地名彭亡,闻而恶之,欲徙,会日暮,蜀刺客诈为亡奴降,夜刺杀彭。——《后汉书·岑彭传》

译文:

蜀人非常恐惧,派刺客刺杀来歙,来歙受伤未死,派人紧急召见盖延……写罢扔下笔,抽出(刺进身体的)兵刃,气绝身亡。

岑彭扎营的地方叫彭亡,岑彭听了很厌恶,准备迁徙营地,刚好日暮,蜀刺客假冒为亡奴诈降,乘夜刺杀了岑彭。

东汉初年,有两个反对光武帝刘秀的地方势力,一个是割据巴蜀的公孙述,一个是称霸陇西的隗嚣。

隗嚣若即若离、摇摆不定;公孙述吃了秤砣、坚决独立。

刘秀在外交和军事方面两手都很硬,终于拿下了隗嚣,但公孙述倚仗着险要的地势,继续负隅顽抗。

刘秀水陆并进,直取巴蜀。

但是,两路统帅居然都被公孙述派出的刺客干掉了!干掉了!干掉了!

进攻四川,一般有两条路。

第一条是陆路,但是必须以陇西为前进基地,这也是必须先搞定隗嚣的原因。

但是,陆路很难打,一路上很多易守难攻的关隘,部队的前进基本上要靠尸体来堆。

第二条是水路,但是逆水而上,实在很让人头疼,而且水军一直都不是刘秀军队的强项。

公元35年,刘秀采取南北夹击、水陆并进的作战方略,吹响了进军四川、统一全国的号角。

北路统帅来歙、盖延。

南路统帅岑彭、吴汉。

历史上,比较有名的功臣榜有三个分别是西汉的麒麟阁十一功臣、东汉的云台二十八将、唐朝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云台二十八将对应天上的二十八星宿,都是辅佐刘秀一统天下、重兴汉室江山的大将。

进攻四川的四位统帅有三个人属于云台二十八将。

盖延的星号是虚日鼠,岑彭的星号是尾火虎、吴汉的星号是亢金龙。

来歙没有名列云台二十八将的原因并不是来歙功劳小,只是来歙属于皇亲国戚,汉明帝刘庄封云台二十八将时,有一条原则就是,和皇室有亲戚关系的功臣不纳入其中。

事实上,北路大军的统帅权,来歙为主,盖延为辅。

来歙的妈妈是光武帝刘秀的姑奶奶,辈份还比刘秀大着一辈。另外,来歙的妹妹嫁给了汉中王刘嘉,而刘嘉是刘秀的族兄,从小被刘秀的父亲收养,所以,来歙是刘秀的双重亲戚。

但来歙不是靠裙带关系升官发财的,基本上走的是文武双全的路子。

当刘秀全力向东征讨的时候,是来歙出使陇西,用外交手段摆平隗嚣,避免了刘秀两面作战。

当刘秀剑指陇西的时候,又是来歙先发制人,突袭战略要地略阳,攻占之后死守,为刘秀调兵遣将赢得时间,也为最终平灭隗嚣抢得了先手。

当刘秀准备进兵四川的时候,还是来歙当仁不让担任北路大军的统帅。

不仅如此,他还慧眼识人,推荐马援平定少数民族的叛乱。

刘秀的两路大军并没有主攻佯攻的区别,所以大家多少有点比赛的意思。

公元35年,来歙带着云台二十八将中的虚日鼠盖延、胃土雉马成大败敌军,乘胜前进。

四川人想出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派出刺客对敌军主帅下手,居然一击即中。

来歙知道自己就快完了,紧急派人召见盖延,交代后事。

来歙斥责了盖延的小儿女状,亲自写了奏章给刘秀,还不忘记在奏章中为国家推荐人才。

交待完毕之后,来歙拔出刺在身上的刀子,气绝身亡。

北路大军遭受重大挫折。

再看看南路。

南路的统帅是尾火虎岑彭,这位在民间的名头比来歙更响。

岑彭早先是王莽时期的武状元,当年,进入武状元决赛的岑彭和马武,武艺不相上下,难以评判。王莽看见岑彭比较英俊,就钦点了岑彭为最后的冠军,马武不服,大闹考场。

顺便说一下,颜值略逊的马武也是云台二十八将之一,星号是奎木狼。

岑彭最早在政府军任职,后来投靠了刘秀,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

在各种演义小说和民间戏曲中,“对花刀”和“收岑彭”都是脍炙人口的桥段。

在南路大军中,轮排名,按资历,岑彭都不及吴汉,但是,知人善任的刘秀认为吴汉是个陆战高手,而南路攻蜀主要是水战,所以最后的决定权在岑彭手里。

岑彭也没有辜负刘秀的信任,拔掉了公孙述设在险地的钉子,大军进入四川。

虽然比陆路进展更快些,但在江州(现在的重庆)城下,敌我双方形成了对峙的局面。

岑彭命令手下将领继续与敌军主力对峙,而自己率精兵长途奔袭,一直攻到离成都几十里的地方。

公孙述大惊失色,以杖顿地说:“这不科学!”

四川人再度派出刺客,假装自己是逃亡的人,前来投降。

月黑风高,刺客潜入岑彭的营帐,和北路的同行一样,一击得手。

这里还有一个插曲,当天岑彭准备安营扎寨,打听了一下,这个地方叫做“彭亡”,岑彭有些不安,本想换个地方,但天色已晚,就想先凑合一天再说,结果晚上就被刺了。

这和《三国演义》里庞统身死落凤坡简直异曲同工。

南北两路大军都没了主帅,但这不能停下刘秀统一中国的脚步。

刘秀委派吴汉统一指挥南北两路大军,经过激战,最终把四川这最后一块拼图纳入东汉王朝。

公孙述则落了个重伤身亡的下场。

虽然,隗嚣、公孙述属于坏人的阵营,但是派出刺客,一南一北,居然都能得手,这安保工作实在是弱爆了。

要是有G20十分之一的水平,来歙和岑彭都不会死。

最后,说一个成语——得陇望蜀。

这个成语现在是一个贬义词,比喻得寸进尺,贪心不足。

但其实最初的时候,这个词半点贬义也没有。

刘秀在给岑彭的一封信里说:“如果攻占了陇地两城,便可率军攻打蜀地的公孙述。人总是不知足的,我也一样,已经得到陇地,又希望得到蜀地。”

刘秀正是在不断的“得陇望蜀”中,才完成中兴大业的。

不知足有的时候是一种前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