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监系列:东汉太监江湖最后一个老大

汉朝历史 6个月前

中军校尉袁绍说大将军何进,令诛中官以悦天下。谋泄,让、忠等因进入省,遂共杀进。而绍勒兵斩忠,捕宦官无少长悉斩之。让等数十人劫质天子走河上。追急,让等悲哭辞曰:“臣等殄灭,天下乱矣。惟陛下自爱!”皆投河而死。——《后汉书·张让传》

译文:

中军校尉袁绍劝大将军何进下令诛杀宦官,以取悦天下。由于计划泄露,张让、赵忠等人趁何进进宫之机,便共同将他杀死。而袁绍率兵杀死赵忠,逮捕宦官,无论老少,一律处死。张让等数十人劫持献帝为人质,逃到黄河边。追兵迅速赶来,张让等人伤心哭泣,向献帝诀别说:“臣等被消灭后,天下也就乱了。请陛下自爱!”然后跳到黄河里自尽了。

他带着一帮徒子徒孙一手遮天,把曾经辉煌的东汉朝廷折腾得只剩半口气。

他左右逢源,皇帝和他如胶似漆,造反派和他眉来眼去。军方想对他下手,他先下手为强,干掉了武装部队总司令。

世人对他恨之入骨,就连一代奸雄曹操也曾加入刺杀者的行列。

他就是东汉太监专权的集大成者,东汉太监江湖的最后一个老大。他就是张让。

揽权和贪财是一个坏太监的规定动作,张让把这两个规定动作做到完美无可挑剔。

讲一个小故事。有个土豪叫孟佗,张让手下有个管家,两个人关系很铁。

有一次,管家说,老孟啊!哥们儿成天吃你的,喝你的,也怪不好意思的,你说说,有啥愿望,看哥们儿帮你实现了。孟佗说,我穷得就剩下钱了,你们哪天当众对我行个大礼,让我挣点面子,咋样?

于是,孟佗去拜见张让,门口等号求见张让的人早就排起了长队,孟佗到了之后,负责叫号的管家,率领一帮打杂的帮闲,一改鼻孔朝天的样子,屁颠屁颠地给孟佗行大礼,然后让孟佗插队,直接把孟佗领进张让家里。

门口的人一看,这个家伙牛啊!估计和张让关系很铁,于是找机会托人情送东西拉关系。孟佗也很会做人,从收到的礼物挑了一部分,借花献佛,转送给张让。

据《三辅决录注》,“以蒲陶酒一斗遗让,让即拜佗为凉州刺史。”

一小桶葡萄酒换一个省部级干部,这生意太赚了。

太监是无根的浮萍,基本属于寄生物,要想过得滋润,就必须和宿主搞好关系。

太监的宿主当然就是皇帝,要平平安安在宿主身上吸收营养,伺候好宿主,忽悠好宿主,那是必须精通的学问。

汉灵帝当皇帝以前是个落魄的侯爷,眼皮子浅,没见过啥世面,张让连鱼翅海参都没上,几顿街边的烤串就让皇帝感激得不要不要的,还哽咽地说:“张常侍是我爸,赵常侍是我妈。”

古代,造房子都是有规矩的,你哪怕掌握了钢筋混凝土技术,也不能造高楼大厦,至少不能比皇宫高吧。

太监们无视这些规矩,好些建筑都超限了。虽然皇帝轻易不会出皇宫,但哪天在皇宫里登高远望,看见这些超限建筑就不好了。

张让有办法,找了个无良文人,摇头晃脑,对皇帝引经据典。说什么《春秋潜潭巴》里有一句话,叫做“天子无高台榭,高台榭,则下畔之”,皇帝啊,就不能登高,登高了就不接地气了,老百姓就没凝聚力了。

二货皇帝被忽悠得从此不敢登高望远。

建筑工程是贪污腐败的重灾区,古今如此。

皇宫里发生了火灾。张让对皇帝说,烧了就烧了吧,咱再建个好的,您也可以改善一下住房条件。皇帝说,国库没钱啊。张让说,咱中国别的没有,就是人多地多,一亩地多收十个铜板,聚沙成塔,集腋成裘,造宫殿足够了,也不影响农民的生活。

皇帝想想很对啊,照办!

造宫殿要木头,要石头,这不用找材料供应商,发个命令,让各地送来就是了。

本来很正常的事情,可是张让又出幺蛾子。

张让严把质量检验关,各地送来的上好的木材和石材,他楞说不合格。不合格的东西,再拉回去也不合适,贱卖了吧,卖给谁?当然是卖给太监!什么价?一折!

太监们按原价一成的洗地价收到的建筑材料,再转手卖给国家,赚了个盆满钵满。

但即使这900%的利润,太监们还嫌麻烦,导致大量木材积压腐烂。折腾了半天,皇宫的整修工程迟迟无法动工。

汉灵帝刘宏也不是什么好鸟。

正是这个皇帝,在张让等人的教唆之下,不仅发明了明码标价公开卖官,还创造性地首创了拍卖官位的做法。曹操的爸爸曹嵩正是就是花钱买了个太尉的职位。

一个官员还没上任,就必须先交上数十倍或者上百倍的年收入,明显是纵容这些官员到了地方之后疯狂敛财。

正常的当官也要交钱,军费、皇宫建筑费、慈善费……各种名目,有人负责讨价还价,有人负责监督收钱。

不交钱行不行?当然不行!那我不当官了行不行?还是不行!

有个叫司马直的人,被任命为一个地级干部,由于司马直都很清廉就让他少交些钱,一口价:三百万。司马直实在不忍心在回头对老百姓敲诈勒索,就要求辞官,朝廷没有答应。

司马直在上任的途中服毒自杀。

伴君如伴虎,何况不招人待见的太监。

张让就曾经面对生死一刻,但他巧施手段,有惊无险地躲过了一劫。

当时,黄巾起义爆发,一个叫张钧的官员借题发挥,矛头直指张让等12个太监,说都是因为这些死太监,才弄得民不聊生,没办法才揭竿而起,只要杀了这些死太监,起义自然就平息了。

面对张钧的指责,张让用了示弱和栽赃两招,就轻松拿下张钧。

当皇帝把张钧的奏章扔到张让面前的时候,张让很迅速地脱掉帽子脱掉鞋子,表示愿意接受调查,并且捐出家产作为军费平定起义。

张让的示弱直接诱发了皇帝的同情心,当张钧再次上书的时候,皇帝只说了一句话,“这么多太监就没有一个好人吗?”

张让度过难关之后,马上着手反击,他趁国家安全部门调查邪教太平道的机会,诬告张钧实际上是一个邪教分子。张钧被抓进监狱,就再也没有出来。

事实上,张钧和邪教一点关系都没有,反倒是张让这些人和邪教有不少来往。后来张让的太监小弟和黄巾军勾结的事情败露,面对皇帝的责问,张让把罪责推到另外两个已经死了的太监头上,又过了一关。

顺便说一下,我们所知道的“十常侍”其实不是十个太监,而是十二个。

张钧的奏章上罗列了这12个太监的名字,他们是:张让、赵忠、夏恽、郭胜、孙璋、毕岚、栗嵩、段珪、高望、张恭、韩悝、宋典。

“十常侍”这个说法实际上是《三国演义》发明的,《三国演义》中,这10个人的名字是:张让、赵忠、封谞、段珪、曹节、侯览、蹇硕、程旷、夏恽、郭胜。

仔细对照一下,出入还是很大的。相同的是:张让是老大,赵忠是老二。

我们注意一下历史版的名单,其中有一个叫毕岚的太监。

这个毕岚还是个发明家,他发明了翻车,这种龙骨水车是世界上出现最早、流传最久远的农用水车,后来经过三国马钧的改善,广泛用于农田灌溉。

汉灵帝三十啷当岁就嗝屁了,新皇帝是个小屁孩子。

张然等太监的一手遮天引起了军方的反感,大将军何进想对张让动手。但何进本来也就是和杀猪的屠户,没啥能力,不知道怎么操作。

曹操说,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派刺客,干掉太监队伍的老大张让,下面的乌合之众自然就没威胁了,所谓快刀斩乱麻。

袁绍说,我们要站在道义的高度,还是请各地英雄齐聚帝都,共商大事比较好。

何进采纳了袁绍的馊主意,用传假圣旨的方法号令地方诸侯来帝都开会。

张让得知消息之后,先下手为强,张让假传太后的命令,把何进骗进皇宫,关门打狗,几个太监就杀掉了武装部队总司令。

根据野史《异同杂语》记载,何进没有采纳曹操的建议,曹操很不服气,亲自出马,真的去刺杀张让,结果被发现,曹操挥舞着武器,杀出重围,翻墙逃走。易中天曾经以此来证明曹操武功高强。

何进死了,在皇宫外的袁绍一不做二不休,带兵杀进皇宫,专杀太监,赵忠死于乱军中。

张让等十几个太监,挟持了小皇帝,落荒而逃。在黄河边,面对迫近的追兵,张让绝望地投河自杀。

东汉太监江湖的最后一个老大就此完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