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女曹娥者,会稽上虞人也。父盱,能弦歌,为巫祝。汉安二年五月五日,于县江溯涛婆娑迎神,溺死,不得尸骸。娥年十四,乃沿江号哭,昼夜不绝声,旬有七日,遂投江而死。至元嘉元年,县长度尚改葬娥于江南道傍,为立碑焉。——《后汉书·列女传》
译文:
孝女曹娥,会稽上虞人。父亲曹盱,能拉弦唱歌,做过巫祝。公元143年五月五日,于县江逆流水婆娑起舞迎神,溺水而死,找不到尸体。曹娥年刚十四岁,便沿江号哭,昼夜不断声,十七天后,便投江而死。至公元151年,县长度尚改葬曹娥于江南道旁,替她立了碑以资纪念。
一
曹娥的故事很简单,讲的是一个孝女殉父的故事。
一个十四岁的上虞小姑娘,老爸搞迷信活动淹死在江中,尸骨无存,小姑娘无依无靠,沿江大哭十七天,最后也投江死了。
小姑娘死了之后,县令宣传孝行,刻碑立传,还把小姑娘住的镇子更名为曹娥镇,殉父之江更名为曹娥江。
曹娥投江的故事也是端午节的第三个意义。前两个分别是纪念屈原和伍子胥,他们和曹娥一样,都是五月五日投江而死的。
故事简单,但继之而来的曹娥碑却是大大有名。
二
公元151年,上虞县令度尚要为曹娥立碑,他先指派下属小吏魏朗写篇祭文,魏朗文思枯竭,好半天写不出来。度尚只好命令弟子邯郸淳写。邯郸淳年纪虽小,却满肚经纶,只见他从容捉笔,少许构思,一挥而就,那潇洒的样子不知迷倒了多少怀春的少女。
碑文全文442字,大量引用《诗经》,精妙绝伦。其中精彩的部分摘录如下:
伊惟孝女,晔晔之姿。偏其反而,令色孔仪。窈窕淑女,巧笑倩兮。宜其室家,在洽之阳。待礼未施,嗟伤慈父。彼苍伊何?无父孰怙!诉神告哀,赴江永号,视死如归。是以眇然轻绝,投入沙泥。翩翩孝女,载沉载浮。或泊洲渚,或在中流。或趋湍濑,或逐波涛。千夫失声,悼痛万余。观者填道,云集路衢。泣泪掩涕,惊动国都。是以哀姜哭市,杞崩城隅。或有尅面引镜,剺耳用刀。坐台待水,抱树而烧。
碑文“彰孝烈”的情感溢于言表。碑之既立,引得凭吊者如云似潮。
三
当时著名的学者蔡邕,也就是蔡文姬的爸爸,听说了这事也去凑热闹,到的时候天色已经很晚了,蔡老夫子用手帮忙,辨认字迹读完了全部碑文。
蔡邕离开的时候,在石碑的背面留下了八个字:“黄绢,幼妇,外孙,齑臼”,然而,这8个字表示了什么意思,谁也不知道。再后来,蔡邕死了,更是留下了这个谜团有待揭晓。
又过了几年,曹操和杨修一起来曹娥庙祭拜,还是一代鬼才杨修破译了这个谜语。
他向曹操解释说:黄绢是有颜色的丝绸,那便是“绝”字;“幼妇”是少女,即“妙”字;外孙是女之子,那是“好”字;“齑”是捣碎的姜蒜,而“齑臼”就是捣烂姜蒜的容器,用当时的话说就是“受辛之器”,“受”旁加“辛”就是“辞”的异体字。所以“黄绢幼妇,外孙齑臼”,谜底便是“绝妙好辞”。
因为有了这个故事,便成就了“曹娥碑”作为“中国最早的字谜”的美誉。也正因为曹娥碑隐含着中国第一个离合字谜,被看作是中国文字隐语的图腾,字谜的鼻祖。也是因为这个典故的来历,在灯谜中的还专门设置了一个谜格“曹娥格”。
四
《曹娥碑》之所以名震天下,也跟书法名家有关。
东晋升平二年,也就是公元358年,王羲之来到曹娥庙,书写了曹娥碑,文字由新安吴茂先镌刻。
这个碑绢本手迹现存辽宁博物馆,上有梁代徐僧权、满骞、怀充等人题名,还有韩愈、宋高宗等人题款。此贴堪称传世精品,其造诣仅仅亚于号称“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有人称:“邯郸文与右军书,珠联璧合,乃中华传统文化艺术宝库的瑰宝!”
现代书法家费声骞评《曹娥碑》:“原碑久佚,传东晋升平二年,王羲之书曹娥碑,小楷。收录《群玉堂帖》和《越州石氏帖》中,为著名的晋唐小楷之一。近人马公愚所临,可谓形神兼备,马氏临本刊入《书法大成》,上海古籍书店有影印本,可资临习时对照参考。”
打个仗、发个大水啥的,王羲之那时的石碑肯定是没有了,现存的曹娥碑是宋朝元祐八年,即公元1093年由王安石的女婿蔡卞写的。碑高2.3米,宽1米,为行楷体,笔力遒劲,流畅爽利,在中国书法史上同样有着较高的地位。
五
据史料记载,自宋朝以来历代帝王对曹娥曾大事褒扬。
公元1093年,宋哲宗敕建高大辉煌的曹娥正殿。
公元1375年,朱元璋命令官员赴庙祭奠,刘伯温亲自撰写祭文。
公元1865年,同治皇帝加封曹娥为灵感夫人,钦赐“福被曹江”匾额。
民国年间,国民党也有不少军政要人题赠楹联匾额,其中蒋介石题匾“人伦之光”悬挂在庙宇正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