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艾厉害吗?司马懿与邓艾有何关系?

三国历史 6个月前

邓艾厉害吗?司马懿与邓艾有何关系?

说起邓艾,有两件事不得不提到。一件事是,邓艾这个人才是司马懿亲自发现、亲手培养的,没有司马懿,邓艾到退休的时候恐怕也只能在基层混日子呢。另一件事是,在曹魏消灭蜀汉的关键战役中,邓艾冒死突破行军的禁区阴平道,从而扭转了战局,是灭蜀之战的头号功臣。

邓艾懂得知恩图报,关键时刻能拉得出、顶得上也打得赢,有狠劲和敢于牺牲的精神,而且也有着过人的眼光和才干,是一名不可多得的良将。

但其实,邓艾对于司马氏的灭蜀大业其实态度并不积极。司马昭掌权前也带兵打过仗,但打了大败仗,这就是与孙吴的东兴之战,弄得爵位都被削去了,掌权后他决心打一场大仗来立立威。

司马昭召集群臣,大家说:“自从寿春平叛以来已经6年没有战事了,这几年里我们集中精力制造兵器、修缮盔甲,准备对付吴、蜀二虏。”

司马昭是经过精心准备的,他给大家算了一笔帐:“如果灭吴的话,我大致计算过,造战船、开水道总共得用去1000多万个工日,也就是说10万人得忙100多天才能完成。另外南方地势低下、气候潮湿,必然会遇到疾疫。”

所以他提出应当先取蜀,灭蜀3年之后借巴蜀可以顺流而下的有利地势,水陆并进去灭吴,就像历史上晋灭虞定虢、秦吞韩并魏那样,是很容易的。

司马昭认为,蜀军如果各自据城守险,必然兵力分散,首尾不能相顾,就可以调集大军破其城池,蜀国的灭亡一定指日可待!

蜀汉在曹魏的西南方向,是西线战场总指挥邓艾负责的事,但邓艾对这件一点儿都不积极。他认为现在还不能征讨蜀汉,原因是条件还不具备。邓艾认为要等到蜀国内部出现祸乱的时候,现在这个条件还没有到来,所以得等等。

邓艾有没有研究过诸葛亮的用兵方法不得而知,但他的这番论调有点像是受到了诸葛亮的启发,诸葛亮在隆中对策中曾提出北伐中原有三大条件,其中一个条件就是“会当有变时”,也就是等到敌人内部出现问题的时候再出兵。

问题是,敌人内部一直不出问题就不出兵了吗?诸葛亮能与时俱进,虽然提出了这个观点,但后来北伐中原也没有完全拘泥于此,有条件的时候上,没有条件的时候就创造条件上,诸葛亮更有开拓精神。

但邓艾现在据此反对伐蜀,而且不是一次反对,是“屡陈异议”,这让司马昭有些恼火。

把邓艾撤了换别人上,但这样有负作用,临阵换帅本来就不好,邓艾在西线战场经营多年,人熟、地熟,伐蜀大业还就属他最合适。

这个事能难住曹叡那样的平庸领导,却难不住“路人皆知”的司马昭,司马昭没有强硬下达任务,也没有责难邓艾,而是悄悄做出了两项安排。

一项安排是,派自己身边的主簿师纂去担任邓艾的军司马,主簿类似于办公室主任,是心腹之人,最能理解领导的意图,司马昭时任大将军,师纂的这个职务就相当于司马昭的秘书长,军司马是将军府里负责日常军务的人员,相当于武职的长史。

让师纂这个全国武装部队总司令部的秘书长降格担任西线战场司令部办公室主任,用意再明显不过了,当然是进一步传达司马昭伐蜀的作战意图和方案。

不仅是传达,还有监督执行的意思!另一项安排是,提拔钟会担任镇西将军,“四征将军”高于“四镇将军”,如果邓艾是西线战场司令的话,钟会就是西线战场的副司令,其意图也是督促邓艾抓紧行动。

景元四年(263)8月,征蜀大军集结完毕,分三路大军:一路由征西将军邓艾指挥,从狄道进攻沓中的姜维,拖住姜维所率领的蜀军主力;一路由雍州刺史诸葛绪率领,从祁山方向进攻武街的蜀军,断绝姜维的退路;一路由镇西将军钟会指挥,分别从斜谷和骆谷进攻汉中。

好在钟会夺取汉中后再向前进攻遇阻,在剑阁外面怎么都攻不进去,邓艾这才有了机会,他提出走阴平道奇袭,这其实冒险的成分很大,如果蜀汉方面事先能料到这一招,邓艾即使能进入益州也只能在那里杀身成仁。邓艾之所以选择冒险,很大程度上就是挽回自己政治上的被动,幸运的是这一把让他赌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