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遂自荐的悲惨结局

春秋战国 6个月前

毛遂自荐这个成语故事家喻户晓,但很多人不知道毛遂这个人最后却落得一个自刎的悲惨下场。

毛遂本是战国时期赵国平原君赵胜那里的食客,一直默默无闻。后来秦国派兵包围邯郸,赵国希望楚国可以出兵援助,平原君受命前去楚国沟通,《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秦之围邯郸,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於楚”。平原君想从门下食客中挑选出二十个能者一同前往,但挑来挑去,只挑到了十九个。毛遂见状,自告奋勇,愿和平原君一起去楚国,说服楚国君臣。《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曰:“得十九人,馀无可取者,无以满二十人。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於平原君”

毛遂自荐的悲惨结局
(毛遂像)

毛遂自荐的悲惨结局
(毛遂自荐)

毛遂自荐的悲惨结局
(战国四公子)

毛遂自荐的悲惨结局
(平原君赵胜墓)

平原君起初因毛遂没有名气,以为他无能,不愿带他前往。《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记载:“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於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但毛遂非常自信,认为只要给自己机会,自己必能施展出才能,不负君之望。《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平原君心有所感,加之确实没有更好的人选,于是决定带着毛遂一起去。

与楚国的谈判一开始并不顺利,平原君与楚王从早晨谈到中午都没有结果。“平原君与楚合从,言其利害,日出而言之,日中不决。”毛遂深知目前赵国都城邯郸处境不容乐观,没了耐心,其余的伙伴也希望毛遂出面。《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十九人谓毛遂曰:‘先生上。’毛遂按剑历阶而上。”毛遂带宝剑上殿,直逼楚王,慷慨陈词,分析当下局势,细数如果楚王不出兵救赵会有哪些弊端。毛遂最后说到:“合从(纵)者为楚,非为赵也。”毛遂的一番话说得楚王心悦诚服,楚王曰:“唯唯,诚若先生之言,谨奉社稷而以从。”答应马上出兵,几天后,楚国出兵邯郸,和赵国联手逼退秦军。

自此,毛遂名声大震。《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中记载,平原君赞颂毛遂说到“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於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於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从此将毛遂视为上客。

后人将这段历史称为“毛遂自荐”,比喻自己推荐自己去做某项工作。

如果故事能在这里停住,这无疑是个美好的故事,只可惜这个故事还有凄凉的另外一半。

毛遂自荐后不久,燕国趁着楚国大战刚停,无力应战之际,派兵攻打楚国,楚国求救于赵。派谁挂帅应敌呢?赵孝成王立即想到立了大功的毛遂。

赵孝成王在历史上很有意思,他这个人不出名,办的事却极有名气。赵国将军赵括饱读兵书,但没有实际作战的经验。他的父亲,名将赵奢认为他只会说说而已,没有真本事。他的母亲更是力劝赵孝成王,千万别让赵括带兵打战。但赵孝成王认为赵括父母不识真才,坚持让赵括出征。结果赵括打了一个大败仗,还留下了“纸上谈兵”这个成语。

赵孝成王不知用人之道,同样的错误一而再再而三地犯。但他自我感觉很良好,为人刚愎自用,不听他人劝导。毛遂与他不同,毛遂不仅口舌厉害,还贵有自知之明。毛遂的外交能力确实强,但这不意味着他其他方面能力也很强。当知道赵孝成王要让他挂帅时,赶紧去找赵孝成王,推说道:“寸有所长,尺有所短,骐骥一日千里,捕捉老鼠不如蛇猫。逞三寸舌我当仁不让,仗三尺剑实非我能,岂敢以家国安危来试验我之不才之处。”

按说这番话在情在理,赵孝成王应当听见去才是。可赵孝成王为标榜自己求才若渴,任人唯贤,硬是逼着毛遂领兵应敌。毛遂拗不过君主,只好领命出征。结果如他所说,尽管毛遂身先士卒,殚精竭虑,他所领导的军队还是被燕军打得落花流水。战事惨败,毛遂自惭,跑到山林里拔剑自刎。

毛遂的一生颇具悲剧色彩,他本人没有政治野心,不贪图功名利禄,他有自知之明,也懂“自惭”,但他没能碰上一个贤德的君主,最后在最意气风发的时候,孤零零地自刎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