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游戏里还是现实中,司马懿一直是以“智将”的形象出现的,匪号“冢虎”,完全可以和诸葛亮的“卧龙”相提并论。司马懿一生征战无数,善谋奇策,后世一般认为司马懿最显赫的战功有两件,一是抵御诸葛亮北伐,并且耗死了诸葛亮;二是加上来回行军限时一年远征平定辽东。
但是,大嘴个人认为,司马懿战史中有一场闪击战特别经典,值得回放分析,这场闪击战就是发生在公元228年的新城突袭战。
来龙去脉
当时,新城是魏国的地盘,新城太守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墙头草”孟达。
孟达最初是刘璋的部下,后来投靠了刘备,关羽败走麦城的时候,孟达没有出兵救援,事后担心被追责,干脆投降了魏国。
孟达投降魏国之后,又配合进攻刘封,把上庸、房陵、西城三郡当作是“投名状”送到了了魏国手中。
曹丕对孟达还是挺看重的,把三郡合一,设立新城郡,让孟达当新城太守,还封侯、假节,也算是一方重臣了。
就在孟达刚刚投降后不久,司马懿就向曹丕提出警告:这家伙不是好人,一看就是个二五仔,不能把边境重镇交给他。曹丕没有当回事。
但是,曹丕死后,司马懿总领政务,和孟达交情深厚的夏侯尚、桓阶也相继过世,孟达开始不安起来。
当司马懿透露出要把孟达内调的想法时,孟达终于动了重投蜀国怀抱的念头。
各有盘算
诸葛亮得到孟达主动送过来的“秋波”,当然很高兴。虽说孟达这个人不咋地,但如果蜀国得到新城郡,就等于多了一个进攻魏国的“桥头堡”。
诸葛亮对孟达的人品不太放心,干脆找了个机会,把孟达要投降蜀国的消息散布出去,以此推动孟达进入实质性行动。
诸葛亮故意泄密之后,还专门写信给孟达,让他加紧防范,提防在宛城主持工作的司马懿。
孟达不以为然,他的不当回事也很有道理——
孟达所在的新城距离司马懿所在的宛城1200里,宛城距离魏国皇帝所在的洛阳800里。司马懿得到孟达要投降蜀国的消息,肯定会派人向皇帝请示,一来一去就是800+800=1600里,得到指示之后出兵,又是1200里。兵临新城,怎么说也要一个月。
司马懿得到消息之后,第一时间先给孟达写了一封信,坦承自己得到了有关孟达要反的情报,但是他认为这么重要的情报不可能轻易泄露,所以很可能是蜀国的离间计。
孟达更放心了,慢悠悠地收集建筑材料,整修城防工事,着什么急啊?
长驱直入
司马懿写完“安抚信”之后,做了两件事,一件是写了个报告,把事情向皇帝汇报,另一件就是点齐人马,杀奔新城。
魏国军队的先锋是一代名将徐晃,曾经创造了成语“长驱直入”的典故。
想当年,关羽把曹仁围困在樊城,正是徐晃带领骑兵,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长驱直入,和曹仁里应外合,解了樊城之围。
魏国军队日夜兼程,从出兵到兵临城下,只花了8天时间。
孟达大惊失色,一面心急火燎组织抵抗,一面满心期待蜀国援军的到来。
但是,司马懿又怎么会漏掉援军这档子事,早就调动兵马,把蜀国援军挡在了外围。
城下,司马懿以四倍于孟达的兵力,迅速展开八路围攻,只用了十六天时间,孟达的外甥邓贤、部将李辅开城投降。
司马懿入城,擒斩孟达。
路程考证
有人会问,8天1200里,每天要走150里,也就是75公里,骑兵没问题,步兵应该走不下来吧?
两个原因,第一个,魏军日夜兼程,比正常行军要多走不少路。第二个原因,汉朝的一里路比现在短。
魏国沿用汉制,1里=300步,1步=6尺,1汉尺=23.1厘米,所以那时候1里=1800尺=415.8米。
1200里只有现在的1000里不到一点点,也就是500公里不到,算下来每天行军大约在60公里出头的样子。
这个距离可能还是高估了。现代,从河南南阳(宛城)到湖北竹山(上庸)只有400公里不到,而新城还比上庸更靠近宛城。
如果是这样,行军的压力还要进一步减轻。
战役复盘
司马懿在这场战役中充分显示了一个统帅全面的能力。
从战略角度,司马懿很早就做出孟达不可靠的判断,说不定连防范预案都已经打过腹稿,同时果断地不按套路出牌,边汇报边出兵,争取到了最为宝贵的时间。
从战术角度,写信安抚是为了稳住孟达,让孟达放松警惕。派徐晃做先锋是用人之所长,派兵阻击援军是思虑周密,以优势兵力分头攻城是一鼓作气。要知道魏军远道而来,很是疲惫,如果不能速胜,很容易达成胶着战,到时候,魏军所携不多的粮草再吃光,那就麻烦了。
司马懿把闪电战的精髓发挥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