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安,字安石。陈郡阳夏人。东晋著名政治家,太常谢裒之子、镇西将军谢尚的从弟。年少以清谈闻名,开始屡辞辟命,隐居会稽郡山阴县之东山,与王羲之、许询等游山玩水,并教学谢家子弟,屡次回绝朝廷辟命。后谢氏宗族于朝中之人尽数逝去,方重整旗鼓,任桓温征西司马,此后历任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职。
咸安二年(372年)简文帝崩后,谢安与王坦之挫折桓温篡位意图,并在其身后与王彪之等共同辅政。在淝水之战中作为东晋一方的总指挥,以八万军力打败了声称百万的前秦军队,为东晋赢得几十年的安静和平。战后因功名太盛而被孝武帝猜疑,被逼前往广陵避祸。太元十年(385年),因病重回来建康,旋即病逝,享年六十六岁,追赠太傅、庐陵郡公,谥号文靖。
谢安文武双全,善行书,通音乐。性情闲雅温和,处事公允明断,不擅权树私,不居功自傲,有宰相气量。他治国以儒、道互补;作为高门士族,能统筹兼顾,以谢氏宗族利益服从于晋室利益。 王俭称其为“江左风流宰相。” 张舜徽赞其为“中国历史上有雅量有胆略的大政治家。”
谢安出山的故事:
公元360年,隐居东山的谢安决定出山,答应权臣桓温邀其入幕中做司马的要求。谢安来到桓温幕中,令桓温十分高兴。一次,桓温去拜访谢安,正赶上后者在梳头。谢安看到桓温来了,便急忙穿好衣服。桓温摆摆手,说:“咱俩谁跟谁,何必这样麻烦呢?”两个人一起聊到傍晚。离去后,桓温对手下说:“你们以前见过这样的人才吗?”桓温颇为器重谢安,也引得手下一些人不高兴。
不久,有人送给桓温一些草药,其中有一味药名叫“远志”。桓温展示给谢安看:“听说这种药草还有一个名字,叫小草。为什么一个东西有两个名字呢?”还未等谢安回答,在座的参军郝隆说道:“隐于山间,当称‘远志’;出山之后,便是‘小草’了。明眼人都听的出这是在含沙射影了。那一刻,一向以从容镇静著称的谢安脸上也有点挂不住了。桓温当时也有点尴尬,低着头走开了。郝隆一看桓温走了,自己也溜了。
然而,故事没完,后来,谢安入主朝廷中枢,期间有力地狙击了桓温向帝位的靠近。再后来,他位及丞相,在前秦苻坚百万大军的压迫下,从容应对,调集谢家子弟,赴淝水抗敌,一战而胜,于狂澜中挽救了东晋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