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系列:刺杀费祎的是失街亭的马谡?!

三国历史 5个月前

十六年岁首大会,魏降人郭循在坐。祎欢饮沉醉,为循手刃所害。——《三国志·费祎传》

译文:

延熙十六年(253年)岁首大会,魏国的降将郭循也在坐。费祎欢饮沉醉,不及戒备,被郭循亲手持刃所杀。

在正史上,这是一起很普通的刺杀事件。

细究之下,这起刺杀事件却是疑点重重,缺乏逻辑。

表面看,多处记载的这起刺杀事件,刺客的名字不尽相同,似乎给人以写作不认真的观感。

或许,这正是史家用故意的疏漏,暗示刺杀事件的惊天真相。

先简述一下正史的记载。

姜维出兵凉州,俘虏了一个名叫郭循的魏国人,这个郭循归顺蜀国之后,逐渐获得蜀国君臣的信任。

在一次春节聚会中,郭循暴起,刺杀了喝高了的费祎。费祎时任蜀国大将军、尚书令。

得手之后,郭循也被卫士当场格杀。

一命换一命。

消息传到魏国,魏国皇帝曹芳下诏,追封郭循为长乐乡侯,赐谥号为“威”,以示纪念。

就这么简单。

这么简单的情节,陈寿居然把人家名字都搞错了。

《三国志·蜀书·费祎传》里写的是“郭循”。

《三国志·蜀书·后主传》里写的是“郭脩”

《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写的是“郭脩”

《三国志·蜀书·张嶷传》写的是“郭修”。

四处记载,三个名字。

如果说“修”、“脩”只是写法不同,那么“循”又是怎么回事?

陈寿的错误有点低级啊!

一起简单的刺杀事件,南北朝时期的著名史学家裴松之在注解《三国志》的时候,就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当然,不单单是名字写错的疑问。

裴松之认为——

首先,郭脩只是一介平民,要是想表忠心,完全可以在被俘的时候,拒绝投降,或者假意投降后,再找机会逃回魏国。

其次,当时魏国和蜀国虽然一直处于战争状态,但实在是没有什么太深的仇恨,你降我、我降你,原本就是很平常的事情,犯不着用舍身刺杀的手段。

再次,就算想刺杀成名,那也不应该刺杀资质平庸的费祎,诸葛亮也说了,费祎也就是个“拾遗补缺”的人物,那么,就算刺杀不到刘禅,刺杀姜维的实际效果也要大得多。

看上去,郭循在下一盘很大的棋,而处心积虑的最终目标就是费祎,那么,费祎和他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仇恨呢?

刺杀事件中到底隐藏了什么真相呢?

将刺杀事件后推1750年,一个名叫马伯庸的作家,写了一篇名为《三国配角演义》的小说。

小说基于史实,脑洞开得很大,却精辟又很有逻辑,让人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马伯庸对郭循刺杀事件的解读揭示了隐藏的真相,这个真相就是——

郭循不是别人,正是失街亭的马谡马幼常。

因为是小说,自然没有史料支持,但是有理有趣,不管大家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正如作者所说“从一段史实出发,中间是最狂野的想象,但最终又可以落到另一个史实上,让首尾彼此应和。”

将刺杀事件前推25年,公元228年,街亭之战。

史载,马谡率军“不守汲水之道,依阻南山,不下拒城”,终被魏军大将张郃所败。

但实际上,马谡上山之前就勘察了水源,共发现两明一暗三条水源,并且命令王平带兵守卫其中一条暗水源,但王平面对张郃的试探性进攻,主动放弃保命的水源,才导致了最后的溃败。

马谡逃回蜀军大营后,被暂时关押,主持调查工作的正是费祎费文伟。

费祎和马谡同属青年俊杰,但始终被马谡压制,由妒生恨,而王平作为一个老兵痞,早就威逼利诱自己的属下,串通好了假口供。

王平为了脱罪,费祎为了出头,制造了一个对付马谡的局。

费祎故意暗示马谡逃跑,制造一个畏罪潜逃的假象,接着又设下埋伏,擒获逃亡中的马谡。

因为逃亡,马谡错过了面见诸葛亮为自己辩护的机会,又因为逃亡,马谡感染了风寒。

当马谡意识到这是费祎的一个局之后,气怒交加,感染了天花。

因为天花的传染性,马谡的“尸体”被草草检查后做了处理。

两位不肯和王平串供的将领张休、李盛也被费祎陷害处决。

《三国志·蜀书·王平传》记载“丞相亮既诛马谡及将军张休、李盛,夺将军黄袭等兵,平特见崇显,加拜参军,统五部兼当营事,进位讨寇将军,封亭侯。

费祎也终于成了文官中的头角人物,仅次于杨仪、蒋琬。

但是,马谡没有死。

马谡侥幸逃脱生天,又因为天花毁了容,他秘密调查了失街亭前后的种种,对费祎和王平恨之入骨。

很多年以后,马谡找到了姜维。

姜维一直想继承诸葛亮北伐的遗志,但一直被掌握兵权的费祎压制。费祎的战略思想和姜维不同,姜维想战争,费祎却希望能有更多的时间用来休养生息。

于是,马谡成了郭循。

按照马谡对蜀国官场的了解,郭循很快融入,并获得了费祎的青睐。

于是,在酒宴上,马谡走近费祎,一边耳语:“我就是马谡!”一边将匕首刺进费祎的胸膛。

很有可能,蜀国查到了真相,却无法公布。

退一步说,蜀国可能查出了刺客和姜维有关,因为费祎的死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姜维,但面对费祎死后,姜维执掌兵权的局面,也无法深入调查。

陈寿或许知道一些内幕,却无法在史书上如实记述,于是故意留下写错的名字,让人产生疑惑,从而去寻根究底。

但这一切只是猜测和想象。

从一句微不足道的史料记载出发,把散碎的历史片段连缀成完整的链条,推演出一个逻辑可信的故事。

这样的历史小说,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