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臣秀吉敢于向大明王朝挑战的底气是什么?

明朝历史 8个月前

丰臣秀吉敢于向大明王朝挑战的底气是什么?1533年8月,神谷从博多招来宗丹和桂寿两个精于冶炼技术的朝鲜工匠,他们传入的灰吹法给银山开采和生产带来飞跃性的变化。

几年前,我曾到日本岛根县参加本州西部的旅游推介会。会议期间,主办方安排我们前往县内的一些著名景点考察,让我喜出望外的是,此行如愿以偿地参观了慕名已久的石见银山遗址。

遗址位于岛根县中部的大田市山区,海拔600多米,面朝苍黑的日本海。作为国家级“指定史迹”,当时石见银山遗址刚对游客开放不久,还不大为人所知。这是一座荒废了近百年的银矿遗迹,连同部分发掘出来的古代矿山生活遗迹,如温泉、商业大街和矿工子弟接受教育的私塾“寺小屋”等,基本保留了16-19世纪矿山运营时期的样貌。此处遗址因其历史文化价值,50年前被列为日本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0年前又通过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评审荣登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16世纪初,石见银山的发现和随后进行的大规模生产,是东亚史上一个极具意义的事件。以贸易为媒介,日本的白银开始介入到中日贸易,以及以明朝为核心展开的全球贸易体系中,这在大航海时代以来的东西方交流史上留下深深的印记。

15世纪初,即明朝永乐年,日本向中国称臣纳贡,加入以大明王朝为主导的东亚册封朝贡体制,与中国开展勘合贸易。明朝中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内外贸易的日益频繁,白银成为流通主币。与强劲的需求相比,明朝高度缺银,经常从海外进口白银。以前,日本产银不多,为了从中日贸易中获取高额利润,就从朝鲜和东南亚进口白银,再转手出口到中国。但这一情况随着石见银山的开采而发生了改变——日本从白银进口国一跃成了白银出口国。15-16世纪,东亚海域的贸易十分频繁,日本需要中国的铜钱、生丝和药材,明朝则需要白银,投入生产后的石见银山于是成了明朝白银进口的一个主要来源。1540年代开始,白银成了日本对华输出的一项大宗物品。据载,整个16世纪日本石见银山生产的绝大部分白银流到了中国。

白银是促使全球贸易体系诞生的一个重要因素。16世纪以后,来自日本的白银与其后的美洲白银一起,不仅对中国的社会变革和国家转型产生影响,也给十六世纪中期的亚欧国际贸易形态带来巨大变化。就像美国学者李露晔(LouiseLevathes)所阐述的:“伴随着白银的货币化,市场不断扩大,而日本和美洲白银的大开发,与明朝经济社会形成互相促进的作用。由于国内不断增加的白银巨大需求,拉动了白银的大量流入,最终把中国和整个世界联系起来,中国经济为一个整体的世界的形成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日本版“金银岛”传奇

我们常说,日本是个资源缺乏的国家,其实并不尽然,日本的金银等稀有金属资源甚至可以说是极为丰富的,马可波罗的《东方见闻录》以及后来到日本传教的西方传教士都肯定了这一点。在16世纪大规模开采美洲银矿之前,日本一度是全球最大的白银生产和出口国,除了规模最大的石见银山,还有生野、院内等大型银矿山,大多分布在本州中西部山区。据日本贸易史学者小叶田淳的研究,从16世纪初后约90年间,日本平均每年向中国出口白银38吨(约百万两),占全球产量的三分之一,其中绝大多数来自石见银山。

石见银山的发现和开采始于14世纪初。据日本矿业史料《石见银山旧记》载,1309年周防国(今山口县东南)的掌权者大内弘幸梦见妙见菩萨对他说,其领地内的银峰山下埋藏着大量的银子。随后,大内氏派人按菩萨梦中所授前往探查,果然在领地内的山中挖出了银矿石。然而,银矿的开采和精炼是一项高难度作业,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无法大规模展开,又受到战乱的影响,石见银山的开采时断时续,长期默默无闻,直到百年后才大放异彩。

1520年,九州博多商人神谷寿帧前往出云国(今岛根县东)收购生铜。当他搭乘的商船行驶在日本海上时,他看到石见山上银光闪闪。由于神谷长期与金属矿打交道,他据经验判断山里必有储量丰富的金属矿藏。神谷是从事海外贸易的九州豪商,长期在地方领主的扶持下与明朝开展勘合贸易,所以他知道白银对中国来说有多重要。于是,在大内氏和铜业大亨三岛清卫门的支持下,神谷自1526年开始倾注全力从事银矿的开采和生产。1533年8月,神谷从博多招来宗丹和桂寿两个精于冶炼技术的朝鲜工匠,他们传入的灰吹法给银山开采和生产带来飞跃性的变化。

灰吹法是一种贵金属的精炼技术。这一技术在两千多年前就在西亚广泛应用了,后汉时期传入中国,后又辗转传入朝鲜。日本在掌握灰吹法之前,往往要依赖朝鲜的技术。通常的做法是,全国各地的金银矿石集中到九州博多港口,出口矿石到朝鲜,精炼提纯之后,再进口到日本。由于长途运输的环节多、周期长、成本高,所以数量有限。灰吹法精炼技术在石见银山成功实践和推广后,日本的白银产量大幅增加,在西班牙人开发南美洲银矿之前,日本是全球对中国出口白银最多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