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是怎么死的?袁绍的影响力有多大?

三国历史 7个月前

建安六年下半年(公元201 年),袁绍和曹操双方都停止了相互的敌对行动,返回各自的首府。曹操的撤退,是因为他的后方又出了乱子,而袁绍的撤退则是因为自己生病。

在曹操和荀彧等人的眼里,官渡之战后,和他们争夺天下的最大对手依然是袁绍,而不是刘表、刘备、孙权等人。此时,刘表、刘备联军已经退却,孙权在消灭了庐江太守李术之后,因为母亲吴氏去世的原因,也返回了江东。时刻担心袁绍再度南下的曹操得知这些消息以后,便立即北上,巡视了豫州东部一带,然后迅速返回官渡军营,准备迎击袁绍的下一波攻势。

当曹操抵达官渡军营时,等待他的却并不是袁军南下的军情,而是震惊天下的消息:袁绍病逝!

自建安六年(公元201年)秋季起,袁绍就一直留在邺城。虽然曹操此后率主力部队南下征刘表、刘备,黄河中游防备空虚,袁绍却没有利用这一大好机会,再次渡河向许县进军,不是因为兵力不足,而是因为他本人的健康每况愈下。建安七年(公元202年)五月,主宰了中国政局14年之久的一代霸主袁绍突然在邺城病逝,从本初元年出生算起,享年57虚岁。

对袁绍的死亡,《后汉书·孝献帝纪》和《袁绍刘表列传》用的字都是“薨”,这很有意思。对不同社会地位者的死亡,古籍用的字也不同。按照《春秋公羊传·隐公三年》的解释:“天子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后汉书》遵循《春秋》“一字定褒贬”的原则,在这个方面字斟句酌,但标准有所改变,诸侯之死不能再称“薨”,只有王、上公、三公、大将军、大司马在职期间的正常死亡才叫“薨”。在《后汉书·孝献帝纪》中,除了王之外,只有3 个人的死亡被称为“薨”,即司空荀爽、太傅马日磾,以及袁绍。由此可见,袁绍至死都还是汉献帝朝廷承认的合法大将军,曹操依然是地位低于袁绍的司空。

更多>>(接下文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