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有一首《哭晁卿衡》,就是得知晁衡死后悲伤而写的: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晁衡在历史上有什么作为?死后为什么连李白都要悲伤不已?
答:首先得纠正问题里的错误:李白写诗哭晁衡的时候,晁衡其实并没有死,而是正在千里之外的中国海上与死神搏斗呢。李白哭后没两年,就全须全尾回了长安。但能叫眼眶奇高的大诗人李白都能哭着写首诗,就足以证明这位日本仁兄,绝不是一般人。
而放在真实历史上,这位日本名为“阿倍仲麻吕”的晁衡先生,论身份就不一般,并非是那种黑户偷渡客,而是有一个放在当时日本十分尊贵的身份:遣唐使。俗称日本来华留学生。
自从一场白江大战,倾国之兵的日军分分钟就被唐朝秒杀后,被打服帖的日本人,看唐朝就比今天日本看美国还亲。瞧见中华的繁荣强大,更是眼热到放光,恨不得分分钟就全学到手。于是不顾海上风大浪大,一批批“遣唐使”往唐朝送,全是日本国内出身高贵且能力卓越的英才。晁衡就是其中一位。本名阿倍仲麻吕的他,出身日本贵族家庭,十九岁时就脱颖而出,以惊艳才华成为日本第八批“遣唐使”中一员,标准的日本青年俊才。
当时与阿倍仲麻吕一道来到中国的“遣唐使”,有五百五十七人之多。按照唐朝的规矩,这批日本人通常会被安排到国子监等学府深造,绝大多数人都会在学成后风光归国。但阿倍仲麻吕却完成了更高难度动作:不但克服语言障碍,在国子监里学得出类拔萃,更在唐朝人号称“五十少进士”的进士考试里一跃登第,小小的轰动了国子监一把。
这也就意味着,阿倍仲麻吕不但有着过人的天赋,更以极快的速度,融入了大唐的文化中。因为要想拿下唐朝的进士功名,绝非学会中国话甚至会写诗文就能办到,更要对唐朝的政务民生有着透彻的了解。而如此高难度等级,阿倍仲麻吕竟能做到,绝对学霸等级。
几次精彩表现后,这位来自日本的留学生,名气也在长安传开。而与他一身才学同样精彩的,更有他叫人佩服的高情商。作为一个来自老少边穷国家的留学生,在语言不通学问有限的惨淡起点上,阿倍仲麻吕多年如一日辛苦打拼,终于成功融入了唐朝的主流社交圈子,特别是中了进士后,他顺利在唐朝政府里找到了工作,先给太子李瑛做过“司经局校书”,又做过“门下省左补阙”,且很快收获了好人缘,和好些大唐同僚成了好友。
如果说外国人在大唐做官,放当时还不算稀罕事,那么聪明热情的阿倍仲麻吕,却是更进一步,何止在官场上站住脚?人家在长安的文化圈里都混的风生水起。对唐朝的音乐书法诗歌,都是积极涉猎。且经常出现在长安城的大型文化活动场合里,与盛唐时代李白王维等大诗人经常诗文唱和。而且必须说的是,他的诗文水平也绝对不低,就看他写给李白的一首:“卅年长安住,归不到蓬壶。一片望乡情,尽付水天处。”着实满满深情。
更多>>(接下文评论)